目前,我國醫藥冷鏈物流最突出的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除了制藥企業發運以外,大量冷藏品在商業環節缺乏有效的冷鏈運輸條件。許多企業托運冷藏品,一旦涉及到多家物流公司之間的分駁作業,藥品在托運終端就很難再保證冷藏運輸條件。尤其是在冷藏品退貨環節,即逆向物流階段,冷藏條件幾乎完全喪失,這可能帶來嚴重的藥品質量問題;二是我國醫藥公司普遍采取的小批量、多批次的發運方式,決定了其很難實現冷藏品的規模集運,這也給選擇物流公司帶來了難題。
目前,我國醫藥企業最頭疼的一個物流管理問題就是冷藏品不好運輸和托運。尤其是一些物流市場不發達的二線城市,社會物流企業普遍不具備冷藏品運輸的條件,因此許多醫藥企業明確規定:冷藏品不得托運。這也體現出我國冷鏈物流落后制約我國醫藥配送業務發展的弊端。
冷鏈物流路崎嶇
在國外,許多制造、商業企業選擇了冷鏈物流外包,將冷藏品的全程運輸、配送業務外包給專業的物流企業,省時省成本,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的選擇。
但是,國內大多數食品、醫藥等冷鏈需求方寧愿出重資自營物流體系,也不愿意、不放心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不光醫藥行業如此,即使我國發展相對成熟的乳制品、冰淇淋等行業,制造企業選擇冷鏈物流外包的比重都不高。筆者分析,這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冷鏈物流的整體投資跟普通貨運相比,普遍要高。普通貨運車上牌照最低10萬元出頭,但是冷藏車僅上牌照一項,平均單車成本至少要高2~3萬元。因此目前國內專業的冷鏈物流服務商本身就不多,外包可選擇的對象較少。
其次,有些特殊行業,如醫藥流通業,有不少藥品如人血制品等屬于需要冷鏈物流特色儲運條件的。但是長期以來,這些行業的冷藏品運輸呈現多批次、小批量的特點,普通貨運企業承接該種冷藏品托運業務是收不抵支。因此在這些行業,除了廠家發貨以外,商業流通環節的冷藏品托運量并不大,許多醫藥公司自己就配有少量的冷藏車、冷藏包。
尤其是目前,制造企業考察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重點,主要還是其物流網絡是否健全,風險防范機制是否健全,價格是否優惠,而對配送工具的選擇,主要以合同約定的方式進行。而國內專業的冷鏈物流企業本身就不多,可選擇面實在太少。
在上述背景下,中國醫藥冷鏈物流之路更是崎嶇。
尚存瓶頸
目前,我國醫藥冷鏈物流最突出的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是除了制藥企業發運以外,大量冷藏品在商業環節缺乏有效的冷鏈運輸條件。許多企業托運冷藏品,一旦涉及到多家物流公司之間的分駁作業,藥品在托運終端就很難再保證冷藏運輸條件。尤其是在冷藏品退貨環節,即逆向物流階段,冷藏條件幾乎完全喪失,這可能帶來嚴重的藥品質量問題;二是我國醫藥公司普遍采取的小批量、多批次的發運方式,決定了其很難實現冷藏品的規模集運,這也給選擇物流公司帶來了難題。
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有多種,但是最大的瓶頸還是市場因素導致了醫藥企業集運難度太大,而具備多批次、小批量冷藏品運輸條件的社會物流企業太少。
尤為關鍵的是,國內缺乏強制性的冷藏品運輸法規和地方冷藏品集運中心,因此造成了現在的問題難以解決。不可否認的是,醫藥行業內冷藏品運輸冷鏈斷裂是客觀存在的現象:一般而言,在200公里以內的范圍,制藥企業和總經銷、二級經銷企業之間的直接運輸基本上能滿足冷鏈運輸條件。但是運輸距離超過200公里的,隨著冷藏藥品開始分銷往各級終端,冷鏈運輸條件開始逐步喪失,尤其是銷售退貨環節的冷鏈運輸基本空白。
可喜的是,隨著我國醫藥行業GSP條款的強制推行,醫藥公司普遍配備冷藏庫,而且冷藏庫的管理是經過各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嚴格認證和監控的。因此,中國的醫藥冷藏物流正逐步走向規范化。
后記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各行業都在不斷成長,冷鏈物流的市場需求也在快速放大。但是由于我國缺乏統一的冷鏈執行標準,目前整個行業的冷鏈企業或具有冷藏運輸條件的物流企業跟國外企業相比顯得“散、亂、雜、小”,競爭力較小,因此靠社會物流企業的自我凈化是有難度的。
目前,我們暫時缺乏強制性、泛行業性的統一冷鏈物流標準,政策法規對此也存在極大的空白點。但是在少數行業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如醫藥流通領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出臺的強制性GSP標準,就有對醫藥企業不按照冷藏條件存儲、運輸冷藏品將嚴格處罰的規定。
國家有關部門與協會應該分行業制訂一些強制性的冷鏈運輸標準,再逐步將其統一并落實到法規中才是當務之急。[作者:張凌輝]